全球惠裔喜迎“惠南中學”恢復原校名!(海外版)
惠安東部的海邊,有一所海內外皆知的著名學府“惠南中學”。從1947年至今,這所惠安人心中的“哈佛”,桃李無言、下自成蹊,漸漸成為海內外惠安人精神殿堂。
抗戰勝利不久,一九四六年四月,菲律賓愛國華僑黃泰楠、黃鼎銘等鄉賢發起並組織了惠南中學籌委會。新加坡華僑黃永祺先生捐資23850元,為家鄉惠安打造高級學府捐出第一桶金。
據惠南中學僑光亭勒石記載,當年堪稱亞洲最富裕的英殖民地緬甸,旅居仰光的我叔公曾紀華先生和林純富、謝文良先生各捐2000元、仨人并列捐款榜第二。菲律賓莊漢水先生、莊啓明先生等僑胞熱心支持,有志者終成大事。
拋磚引玉,踴躍樂輸,海外鄉賢的愛國情懷,在内地文革浩劫後改革春風的1983年,僑領曾紀華先生又捐資設立“曾紀華獎學金”,行穩致遠,也漸漸成為惠安學子精神中的“惠安諾貝爾”。曾紀華先生的名言“惠人惠已、安國安家”引導了一代人,有道是:哈佛諾貝成犄角,惠安教育獨樹幟,每年頒獎成為惠安全城盛會,惠安培育出來的學子就是與眾不同。
海內知己,鄉音遠播,香港翹楚;原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、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、香港惠安同鄉會創會會長黃保欣先生,就是1947年惠南中學的教導主任。“惠風滿春色,南園盡芬芳;桃李滿天下,英才遍四方”。
2018年10月份,時任惠南中學轄區的地方官,“台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”吳漢宗先生,不經調查就向泉州市政府及教育局建議,將惠南中學改為泉州第十六中學,據說“此數碼化只因惡小而為之”是為了招生方便。
這種不顧民間反對離地三尺劣舉,上級主管竟然批准附和,如同強行推銷香港世界金融中心滙入珠三角改名大灣區,張家界因電影賣座欲改“啊凡達市”同出一輙。將這座譽滿東南、享名中外“惠南中學”限時改為“泉州第十六中學”,斧戳刀鋸、破舊立新。百年書畫淪紙漿、一世英名遭貶毀,更名一時成為海內外校友資源流失兼精神負擔。
公共資源如果成為不當權力者手中的香餑餑,文明和良知就會直線墮落。
擲地有聲的惠南中學五年前飛來橫禍,當泉州政府被海內外不停指責,當年健在的黃保欣老人家年代,香港惠安同鄉會還專門作出紀要善意流出。家鄉上級依然我行我素,一時眾矢成為網絡揮不去負擔。
百度搜索惠安貼吧,現在還保留當年香港惠安同鄉會流出來的會議紀要,成為今日仍然有必要堅強有力的糾錯追責文章、請看:(惠安惠南中學更名為泉州第十六中學)
當年有老校友為維護原校名,不怕被維穩抓捕,勇敢地撿起地上石頭朝向“新”校牌,有海外校董捐錢把校門改成“福建惠南中學”,曾主席撰文全球網络連載,以此文攻武衛對抗泉州原教育局從骨髓發出無知就無畏的劣舉。
昨天,山水有靈、正義遲來,惠南中學聚集著一群海內外校友精英代表,相聚在惠南校區慶祝,恢復校名後成立了第二屆校友總會。五年的“16中排行榜”噩夢終落幕。但是“惠南中學”依然被冠上泉州二字,由此推理當年惡作劇的泉州市相關領導者,尚未遭受倒查依然在位、無求全身而退!
季羨林基金會曾主席撰文2023年10月3日香港
刻錄華僑史冊的惠南僑光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