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羨林基金會曾主席和香港福建同鄉會葉志聰走訪緬甸惠安會館
歲在深秋,跟隨香港緬中友好協會王錦彪主席,赴仰光參加緬甸中華總商會成立115周年慶典。
今天、終於如願以償,和慶賀團團長王德聖公子、葉志聰伉儷、林梅香女士、馮以文教授走訪緬甸福建同鄉會、緬甸惠安會館、緬甸南安同鄉會。受到福建許智民會長設宴招待,南安86歲黃慶燕會長、惠安會館90歲王欽良老會長茶點品嘗,他們帶領常務成員大門熱情迎送。
帶路人王錦彪主席德高望重、所介紹之處,不論是走訪中華總商會還是福建同鄉會,不論走訪惠安會館還是南安公會,前輩們無不對曾家當年豪情記憶尤新。仿佛這裏的一草一木依然煥發著V牌香煙氣息,鄉音所到,篤實純情。
“惠人惠己、安國安家”。是叔公曾紀華先生當年成立香港惠安同鄉會的級別名言,海外惠安人思鄉心切,將第一故鄉地名鑲嵌成為愛心口號,名言首創是誰已無從考究,愛國之心早已延伸展露,這個時期我已經從大陸逃到到香港跟在叔公身邊。
當大陸全境被無辜折騰到奄奄一息後,全民進入絕境年代,背井離鄉下南洋蔚然成風,造就一代福建英豪漂洋過海闖天下。往事不堪回首,當觸動到自身利益才良知發現,需要放棄鬥爭、需要改革開放、需要發展經濟給人民留一條生路。家鄉的父母官和鄉親們就魚貫出入香港,多數是招商引資回鄉建設之話題。
叔公還經常講述在緬甸曾經的歲月;從1938年抗戰爆发,帶頭領航船隊沿江北上,為國捐米捐錢助力抗戰,深入重慶覲見蔣委員長。接受委任勇于擔當中華民國戰時僑務委員,到抗戰結束捐出重慶的青霉素廠給國家。再到六十年代緬甸釀成吳耐溫總統排華,緬甸華人因此一夜被掠奪清空,在佛的世界殺雞取卵總是有後果。
經常與總統打高爾夫球,已經在緬甸華人中發展成首富的叔公也難逃厄運。因而繼續出走英殖民地香港打拼,天無絕人之路,又混到風生水起成為香港七大家族之一。
當年堪稱亞洲第一富裕的英國殖民地緬甸,自從鬧獨立趕走英國人後,就一直沒有平靜過,想獨步青雲卻拋棄春風,歷史的悲劇不可怕,可怕的是翻覆重蹈覆轍。
緬甸的華僑依然淳樸,在善良和邪惡相爭之間,走錯的道路已經崎嶇。有著世界七大奇觀遺產、美麗古老的仰光看來並不是傳說中的危城,但全球對緬甸流言緋語並非空穴來風,社會體制和跟错人造就今天名聲在外。
物換星移,緬甸惠安會館大樓依然在華人區屹立,斑駁外牆仿佛在細說當年的滄桑,歷史陳設猶如告訴這裏曾經繁華。
會館正面牆上花崗岩石刻一組數據,記載當年重建會址捐款,1945年叔公曾紀華兄弟捐出4000盾,排列捐款榜第四,光輝歷史的沉澱,華人愛國愛港也愛鄉,是後人榜樣。
——香港曾昭詢2024年12月17日仰光
照片12幅
緬甸惠安會館
緬甸惠安會館
緬甸惠安會館
緬甸惠安會館
緬甸惠安會館
緬甸惠安會館
緬甸南安同鄉會
緬甸南安同鄉會
緬甸福建同鄉會
緬甸福建同鄉會
參加緬甸中華總商會慶典
緬甸福建同鄉會
酒楼装饰